第567章 不可能成功(1 / 2)

奋斗在红楼 九悟 1971 字 22天前

顺亲王府。精美的后花园中,石山径幽,亭榭错落。盛夏之时,走在园林中,顿感到暑气尽消,浑身清凉。

顺亲王与永昌公主在树荫小路中漫步。永昌公主一身月白色长衫,体态曼妙、婀娜。散发着娇艳的少--妇风情。永昌公主刚从皇宫探望太后出来。近来,她和顺亲王走的很近。

顺亲王五十多岁,白而微胖,一身红袍亲王常服,背负着双手,走在树荫下,淡然的笑道:“永昌,前段时间何新泰要增收商税之事,你知道吧?你垄断着京城的南珠市场。可别当了那只鸡。”

永昌公主掩嘴娇笑,“咯咯,王叔,那都是没影的事了吧?再说,您老人家不是在武昌府有糖生意。再怎么,也不轮不到侄女啊!”

顺亲王笑呵呵的道:“未必。许少宰亲自下场,鼓吹翰林院办报。这事简单不了?”说着,略作神秘的道:“就我所知,真理报的实际责任人是贾环。”

“贾环?”

顺亲王点点头,“《翰苑文话》虽说是方望溪主办。但他在修书,哪里有时间,琐务其实都是贾环在办。而真理报,挂在《翰苑文话》下面。魏翰林是贾环会试的房师,其好友公孙亮的岳父。萧梦祯去年会试时和贾环住一个客栈。所以,你说呢?”

顺亲王将贾环的底摸的很透。

永昌公主微微沉吟。这是要搞事的节奏啊!

顺亲王微微一笑,胸有成竹,道:“所以,有些事情,我望永昌你在天子面前提一提,不能让他们‘暗度陈仓’嘛!当然,我不看好真理报能在京中发行成功。江南士风开放,有猎奇心理,言辞放诞,天子脚下,可与之不同!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”

永昌公主嫣然一笑,点点头。

太后在大病一场之后,慢慢的缓过来。天子心情亦平和了很多。她和顺亲王的计划可以开始了。顺带着,提一提这件事。增收商税什么的,她很讨厌。

翰林院位于大周门东侧江米巷中。五月十七日中午时分,翰林院中的翰林们陆续的出来吃午饭。

检讨厅中,翰林编修周慎行与新晋的丙辰科翰林、庶吉士们闲聊着往外走。众人簇拥他,俨然领袖。周翰林与楚王交好,这并非什么秘密。翰林们的话题围绕着《真理报》。

翰林院的刊物,《翰苑文话》业已经成为文坛、士林必读刊物。刊登海内文学作品,享有盛名。而真理报却又挂在《翰苑文话》之下,自是被翰苑词臣们所关注。

其实,《翰苑文话》虽说是翰林院的刊物,但刊印、排版、发行等工作都不在翰林院,而是在正阳门外的正东坊中。这和北大医院,不在北大是一个道理。

出了翰林院,一群走在街道中。周慎行在人群中高谈阔论,道:“近日,萧开之连续去贾府向贾子玉请教。这无可厚非。办报之法,可以说是始于贾子玉。江南大报,基本遵从。

其法,首先,免费派发给茶楼、店铺、学校、名人等处,扩大销量、读者数量。随后,吸引商家在报纸上广告,收取银钱,维持报纸运作。如此循环。

在在下看来,这有两个隐患。第一,报纸内容,京中士子、百姓会看吗?贾子玉在江南玩的成功的套路,在京城未必就行的通。两地的士风,风土人情,大不一样。

第二,江南富庶,三户之内,必有人可诵诗书。在下说一句不敬的话,京师周边,识字人口,比不得江南。恐怕,难有报纸生存的根基、基础。”

贾环如此出名。他所经手开创的报纸,自是被时人所关注。

周慎行研究过江南近年来风行的报纸。报纸的模式,他搞的很清楚。一家报纸能否成功,发行量能否过万份,重点在内容上。江南那边的风气与京师不同的。

譬如金陵简报,南方报业的龙头。核心的内容就是两条:花魁、名妓的各种绯闻;抨击金陵的时政,尺度很大。

但是,这两条核心的杀手锏,在京城里行得通吗?

新科探花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彭鏊笑了一声,略显轻佻,道:“玉绳兄的意思是不看好真理报?”

同为探花,贾探花名满天下,风流才子。有杜牧之,柳三变,唐伯虎之姿。名妓争相求诗,欲自荐枕席而不得。而彭探花鲜有声名。自古文人相轻!

周慎行笑道:“然也。”

他是南人,花魁在秦淮河上,可与才子唱和,传为佳话。但,在京城中,浪迹于花丛的才子,恐怕不被官场所喜,太轻浮何以担大任?其次,京城内的时政,都是朝廷时政,谁敢乱抨击?

你骂了别人,别人会善罢甘休?反弹回来的压力很大的。何相都顶不住压力。

一名椭圆脸的翰林笑着道:“真理报未必就是讲真理!恐怕满纸都是红粉绯闻而已。”说话的是新科榜眼,翰林编修,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黎宽。与彭鏊乃是同乡。他生于江南,长于江南,自然明白贾环的“套路”。

众翰林哄堂大笑,肆意张扬,引得路过的其他衙门的官员纷纷侧目。

楚王宁瀚号称贤王,时年20岁。他平常很少呆在东城的楚王府中,而是喜欢到建在外城东北湖湖畔的荆园中,与名士聚饮,与名妓唱和,文采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