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节(2 / 2)

朱阙 冠辞 3759 字 29天前

军政上确实得由主理军政上的人分析,迅速就把能把局面点拨明朗,众臣彼此之间对视点头,想来也是赞同这个推测。皇帝一手抚唇,颔首道:“东倭自古就跟大邧不睦,借机就要挑事,但之前不过是在海上与朝廷用船发生摩擦,这一次却是趁着夜间突袭,直接登岸,杀我兵士,毁我战船,这便是公然与我大邧开衅。这一仇,朕迟早要报,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远见?”

众臣沉默片刻,内阁首辅蒋鄂道:“回皇上,现下那帮贼匪逃窜的无影无踪,远洋缉凶恐怕不太现实,目前至急之务应该以防守为主。如若日后匪患卷土重来,也好有所防备。”

“不错,”皇帝赞同道:“朕也是这般想的,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防守?”

这个疑问抛出去,大臣们都陆陆续续的开口答复,大邧沿海的鹿皮舆图被调了出来,陈列于众人面前,皇帝从御案前起身,走到舆架前,汇集诸臣所言做出了总结。

“内阁传朕的旨意,令沿海沿江各督抚从即日起严行戒备。”

“八百里密谕知之。命山东,江苏,浙江,福建,广东五省截留本省漕粮,输送至各省沿海州县充作军粮,同时调拨各省兵力驻守沿海沿岸。”下一次海寇来袭的时间地点都不确定,皇帝这一部署是着眼于大邧整座疆土,用重兵把所有可能存在的缺口都守卫起来。

众臣和之,皇帝看了眼座下的怡亲王,然后巡视殿中,“去年朕秘密派遣怡亲王前往山东巡查军务,巡查的结果令朕时时忧心,军务松懈废弛,朕听说山东威海卫的炮台都生锈了,却从来没有人跟朕提起过此类事情,是不是太平日子都过惯了!非要等到别人打到自家门口才能有所觉悟!”

这一震耳发聩的质问,问的御下众臣百口莫辩,如果说实话,确实有极少的人能在王朝太平盛世之时,能够预料到荣城会遭遇外侮。

众臣又愧又悔,汗湿重衣。同时也惊愕于皇帝的先知远见,看来海防军务一直都在皇帝着重考虑布局的范围之内。

“只是可惜,”皇帝无不后悔的慨叹道:“朕却没能做到未雨绸缪,如今荣城遭受这样的损失,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呐。”

有大臣发声道:“皇上圣意神明,都是臣等无能啊!”

皇帝挥挥手,打断他们不合时宜的马屁,“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,眼下情形急迫,任何托词也挽救不了荣城一战的结果,吸取惨痛的教训,尽量把局面往好的方面挽救。”

“皇上,”怡亲王起身道:“倭寇夜袭荣城,若非荣城将士奋死抵抗,想那伙贼人必将得寸进尺,深入攻占我大邧疆土。荣城这次能守下来,那帮海寇不一定甘心,极有可能再次对山东沿岸下手,臣恳求出行山东,驻扎威海卫,监督山东沿海合各大卫所更换陈旧炮台,同时增设炮台。请皇上准奏!”

众臣闻言一震,怡亲王看似风流文雅,国事当头一棒,就跳出来这一响当当的铮铮铁汉,总管内务府大管家那道肩梁上已经很久没出现过白鸽的影子了,这位小王爷忙的一般都是皇家内务,消失在众人视野中一段时间并非不寻常的事情,什么时候去的山东都不曾被人留意。不料背后忙的都是军机要务。

皇帝凝视他这位弟弟,半晌还是艰难点下了头,“准奏!”

事发突然,时间局促,勤政亲贤殿里的灯火通明,整整燃烧了一夜,皇帝率领群臣细作推敲,争取把之后可能会面临的方方面面都做出预判和应急的准备,这才敢下令散朝,仍是那一副平静舒缓的语声,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腔调,“诸位爱卿如若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,今日集议到此为止。回各自的衙门,务必遵照今日商议的结果当差办理。荣城战亡的兵士,要厚葬,恩荫其家眷。”

有这样的君主压阵,天大的事情也有迎刃而解的可能,众臣免冠叩头,领旨谢恩后依次往门外撤出,皇帝望着他们的背影,在舆图前长长吁了口气,怡亲王留了下来,走上前道: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皇兄,不会有事的,这道坎迟早能迈过去。”

皇帝颔首,拍拍他的肩道:“这不是还有你在。腊月间,四哥忌日前后,朕梦见他跟阿玛了,两人谁也没跟朕说话,晃了晃就没了影,你看,就不能出声给朕提个醒,说有麻烦要来了。”

怡亲王红着眼,苦笑道:“三姐下嫁土谢图汗部之前,朝廷没少跟外蒙打仗,我们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,小小一个东倭,谁怕它?没那两人在,也能熬过去。”

“到了威海卫,自己小心一些。”

“哎呀,知道了,别婆婆妈妈的。”

这就是兄弟之间的情谊,面临军国大事,能够共同进退,相互激励人心,正说着听见走出殿门的大臣们,一人一声的在窗外问候,“臣见过大阿哥,大阿哥吉祥。”

怡亲王扭脖子朝门外看,“大阿哥来了?皇后娘娘陪着一起来看皇兄的吧?”

皇帝也很意外,跟着他一起向外走,途中遇到周驿进门,“回万岁爷,大阿哥在殿外等您呢。”

殿门帘子打了起来,进入视线的先是乾清宫的殿顶,后面一轮满月薄如蝉翼般透明,淹浸在浩瀚喷薄的晨曦中。

往下看才能看到大阿哥低矮的身影,散会的众臣经过他时都朝他打千儿见礼,他没有任何回应,仅仅是站在檐柱的中央,一动不动,定睛望着殿门中的皇帝。

一缕晨光拉长他的影子,在澄澈地砖的镜面中沉浮,身后是文武百官来往交织的身影。

父子相视,皇帝在那一刻无言,仿佛看到了这座王朝的未来。

怡亲王走上前,轻轻拎起了子彦的脖颈,揉揉他的脑袋,“我侄儿来了!怎么一个人呢?身边伺候的人怎么没跟着?脸蛋儿怎么这样凉?”

子彦不看他七叔,视线一刻没从皇帝脸上挪开过,有些胆怯的道:“儿臣看到阿玛从额娘殿里走了,儿臣担心阿玛,想来看看阿玛。”

周驿俯下身给皇帝讲明原委,“开始皇后娘娘还以为主子爷丢了,找人都找疯了,后来小砚子在殿门口发现人,要带大阿哥回去,主子爷不肯回,派人给皇后娘娘回话,娘娘说就让主子爷在这等万岁爷下朝。”

怡亲王听后,意味深长的看眼皇帝,又蹲下身,屈指弹他侄儿的脑门,“邧子彦长出息了啊!这谁家的儿子这么孝敬他阿玛,瞧这耳朵,活活冻了一夜,冻得梆硬!有膀子功夫能熬能站的,不亏是我侄儿!”说着提劲把他扔在了肩上,“走!跟七叔上山东剿匪去!”

周驿看着大阿哥岔开腿坐在怡亲王的肩头笑的直咧牙,心里不住泛酸,这才是父子间该有的样子,皇帝对大阿哥期望太重,一个冷脸甩下去,甩到大臣面上,也能把人甩得灰心丧气,无需说一个孩子了。

然而就是这一个孩子,却有寻常成年人都不具备的定力和决心,一站一等就是一夜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,他终于等到了那道帘子的开启,等到了皇帝的出现。

眼看着怡亲王已经走到丹墀尽头,要把大阿哥拐走了,皇帝从门槛内跨出,严声喝止道:“邧承延,你给朕站住!”

怡亲王架着子彦回身,“你吆喝什么?我带我侄儿玩去,关你什么事?”

皇帝憋着一口气走近,一把从他肩上抄下大阿哥夹在自己腋窝下,横他一眼道:“邧子彦是我的亲儿子!你生你的去!”然后就头也不回,气焰嚣张往殿里去了。

怡亲王望着子彦在他阿玛腋下晃荡的两条小短腿消失在了帘子后面,隔着那扇门,他笑着吆喝,“邧承周,你就是欠你知道么!你就是欠别人刺激你!”

窗户后面传来一声怒吼,震动天地,“你给朕滚!”

作者有话要说:  承延,烟琢的故事,番外里补充吧。

第89章 崇举

子彦知道阿玛和七叔因为他发生了口角, 但又好像不是特别严峻的事情, 因为阿玛看上去并不生气, 把他扔在地毯上后就去倒茶了。阿玛是皇帝,平时都有人为他倒茶, 今天的举动有些奇怪, 他忙跟上前去。

皇帝斟了杯茶端起来走到龙椅上坐下身, 唇焦口燥谈了半晌军务, 一口热茶注心, 烦躁不安的心绪才有所缓解,隔着一张桌案, 大阿哥垫脚挂在桌子的边缘,那八根小指头像毛茸茸软绵绵的猫掌。只露出一片额头,一双乌溜溜的圆眼睛, 安静的望着他。

他抬起一手勾了勾,“邧子彦, 你过来。”

大阿哥猛的一下在御案那面消失,一眨眼就到了他面前,那双小手攥着拳头, 仰脸紧张又期待的望着他。皇帝些许恍惚起来,他曾经也是这样的一个孩子, 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敬仰,为了父亲的一眼注视,一句关怀,会使出浑身解数, 就为了使对方能够对自己有所注意。

子彦每次看他的眼神都含着满满的崇敬渴慕,他却每次都在拒绝他的热情。先帝膝下儿女众多,对皇六子视而不见,并非刻意为之。但是他身为父亲,对子彦的冷漠却是出于故意,实属是在刁难这个年龄的孩子了。

</div>

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