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(1 / 2)

唐朝好医生 望平安 2389 字 1个月前

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

长孙无忌他们押着俘虏,一路向长安进发,速度相当之快。走到半路时,便碰到了李治派出的禁卫。得知李治出城相迎,长孙无忌立即命令队伍停了下来。

长孙无忌对马周和褚遂良道:“怎么会是太子前来迎接?这不合规矩啊!”

马周脸色难看,他前些日子是吐过血的,身子同样没有好转,也虚着呢,道:“怕是皇上有意要栽培太子吧!”

褚遂良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,他道:“此次我军大胜,但领兵作战的将领却并未返京,要说按规矩,皇上自不能亲自出迎犒赏三军,所以派太子来,似乎是合规矩的!”他这是没道理,硬找道理来讲了!

长孙无忌哼了声,心道:“马周说得还算有些道理,可你说得就全然错了,要说规矩,那么连太子都不需要来的!”

他道:“皇上最近龙体欠安……”只说了半句,就说不下去了,摆手道:“既然太子来了,那么我们也需做好准备才是。不要等到了地头再打制木笼囚车,就在这里打制吧,找些木匠来,把囚车做得结实些。”

马周叹气道:“囚车是得打制得结实些,想必京里的百姓都知道消息了,不知会怎么朝阿史那喜扔东西呢!”

褚遂良见他两人原本都挺高兴的,可在得知太子前来后,却一起笑容尽失,只好开玩笑道:“那要不要给阿史那喜穿上身铁甲,再戴上顶头盔?”

他这本来是句玩笑话,是用来调节气氛的,可长孙无忌和马周听了,同时哦了声。马周道:“这次献俘规模不大,只是些达颜部的贵族,而太子又来亲迎,全城百姓又必定会都来看,如果就这么献上去,似乎不能昭示我煌煌大唐军威啊!”

长孙无忌点头道:“两位仁兄言之有理,太子不来也就罢了,既然来了,这台戏的功夫咱们就得做足些!”

褚遂良嘿嘿一笑,道:“那就把这些俘虏打扮得漂亮一些,让他们穿上女人的衣服?”

长孙无忌和马周一起笑道:“那以后可就真的再没人敢投降了,受此奇耻大辱,还不如直接战死算了!”

马周招手叫过将军,下令道:“去给这些俘虏找些盔甲来穿,把他们弄得威武一些。”

将军大是不解,问道:“盔甲,要什么样的盔甲?他们是俘虏,要是打扮得威武了,岂不把咱们的儿郎比下去了!”

马周哼了声,道:“打败无能之敌,有何武功可夸,只有打败凶悍之敌,才能显示出我大唐的军威,震慑四方!”

“啊,末将明白了。这个好办,这些俘虏的盔甲我们都带着呢,连他们的牛角头盔都带着,本来是想送给京中的同袍,做个玩物的。末将这就去准备。”将军说完,立即跑向后队,叫人从大车上取下盔甲,给俘虏们打扮起来。

唐军带进京的盔甲,本是想用做礼物送人的战利品,自然都挑好的拿,而这批俘虏又多是贵族,身材高大,这么一穿戴起来,立时就显出了威武凶悍的模样,甚至比在突厥草原时,还要威猛三分!

这还不算,将军还让人找来一些涂料,比如锅底灰啥的,涂抹到俘虏的脸上,把他们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,看起来很是吓人!打扮好之后,将军又让唐兵把俘虏串成一串,拖出长长的一条队伍,这样显得俘虏多些。

一切准备就绪,这才再次启程,向长安城赶去。

李治在离城十里之处停下,为显示重视此事,他并不找间民居进去取暖,而是站在雪地里等候,史爱国给他准备好了一套金盔金甲,现在穿上又沉又冷,只待大队一到,李治才会穿戴。

一个个的禁卫流水价似的去探消息,每过不长时间,便回报长孙无忌他们走到哪里了!

李治站在雪地里,冻得又搓手,又跺脚,他来时很兴奋的,可现在一挨冻,便不停地抱怨起来,嫌长孙无忌他们走得慢了。

史忠臣和史爱国兄弟俩心想:“还慢么,这都是最快速度了,要想比这更快,那就只能靠飞了!”

一直等到月过中天,这才有禁卫回报,说长孙无忌他们快到了,离此只有三里地了!

李治早就躲进了一座帐篷里睡觉去了,史忠臣把他叫醒,穿戴上盔甲,等着在路边。

过不多时,就听远处传来锣鼓之声,李治在马上站起身,就见前面道路上现出无数的火把。他咦了一声,道:“不是说俘虏只是身份高贵,并没有多少么,怎么现在却有这许多的人?”

史忠臣道:“应该百姓跟在后面吧,他们随军庆祝,夜半赶路自然要点着火把了!”

李治笑道:“快快随孤迎上去。”打马向前。

而此时长孙无忌他们也都放开马速,向李治这里奔来。两方见面之后,长孙无忌等人自是大赞太子威武,亲自策划了这场大战,并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完胜。

李治听着有些惭愧,冻了大半宿,理智又回到了身上,自然不可能得意忘形地再吹嘘,他很是谦虚了几句,便带着大队回返长安。

到了长安城外,他们绕着长安城墙向南赶路,准备从朱雀大街入城,行的稍稍慢些,边走边敲响铜锣,通知城上守兵,他们回来了!

守城的唐兵也跟着敲锣打鼓,通知百姓,而百姓们也不睡觉了,纷纷起床穿衣,向朱雀大街上赶去。天明时分,大队来到了明德门前,明德门后便是朱雀大街!

卯时三刻,明德门打开了!

此时天光尚未放亮,可城门后的朱雀大街上,却早已是万人夹道,向城外望来。

禁卫武士四骑并列,手持斧钺,在最前面开道,李治走在中间,后面跟着长孙无忌等人,再往后便是俘虏大队!

李治持缰纵马,踏上了吊桥,马蹄得得作响,他在马上坐直了身子,满脸的庄严。百姓们看到他的身影,欢呼声立时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,百姓们挥舞手臂,纷纷叫着太子千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