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是挑战书(2 / 2)

唐朝好医生 望平安 2347 字 1个月前

他叫道:“停车,快点停车,不要再走了!”

车夫不明所以然,赶紧把马车停下,就听自家少爷在车里叫道:“你快快回去,给我的名帖做个注脚,告诉王平安那不是挑战书,而是让他来拜见我的凭证,如果他不拿这个凭证来,那我是万万不会见他的!”

车夫差点儿没哭了,少爷你不带这样儿的,你这不是当面打脸吗,就算王平安脾气好到没边,好到了莫名奇妙,可他也仍会大怒的!赶情儿,回去的不是你了,我要是回去了,不得被一顿臭揍么!

车夫磨磨蹭蹭地,不肯下车,嘴里道:“少爷,待小人把车停在道边……哎呀,这马咋不听话了呢!”他可不想真的回去。

可龙傲天却叫道:“少废话,你要是再敢磨蹭,我就把你卖到突厥去,让你好生练练赶车的本领!”说着,从车里扔出支笔来。

车夫无可奈何,只好拿起笔,下了马车,硬着头皮,又往太医署跑了回去!

一路狂奔,车夫来到大门口,见白布条被扔到了地上,上面还有好几只大脚印,显然人家根本没把这份莫名其妙的“名帖”当回事,他也不敢找人理论,更别提进去“提醒”王平安了,他家的少爷是不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,而他是没胆量敢不考虑!

见没人注意到他,他赶紧跑过去,将白布条捡了起来,又赶紧跑远,躲到墙角,拿出笔来,伸舌头舔了舔笔尖,在白布条上写下一行字,算是做了个注脚。写完之后,又偷偷摸摸的跑到石狮子前,将白布条扔了上去。

紧接着,他撒脚就跑,深怕被署里的衙役抓住,要是再被抓住,一顿好打他是甭想躲过去了!

龙傲天坐在车里,正等着车夫回来,可他的车就停在大路中间,这条路不象朱雀大街那样宽阔,他的车停的不是地方,挡住了别人的路!

有人便敲他的马车,喝道:“喂,车里的爷们儿,把车往边上让一让,你挡了路了!”

龙傲天闻言,从车里探出头来,见的确是挡了别人的路,他嗯了声,道:“知道了!”说完,将车窗关上,又坐了回去!

外面的人嘿了声,气道:“我说,你把车赶开啊,什么叫知道了,知道了就赶紧走人吧!”

龙傲天又打开车窗,很奇怪地道:“你是让我将车赶开?”

“废话,难不成让我们替你赶开!”这时,被堵在路当中的人越来越多,人人都不耐烦,纷纷叫嚷起来,让龙傲天赶紧让开道路!

龙傲天却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抗议,他道:“知道了,你们可以走了,不要围着我喧哗,我不喜吵闹!”理所当然地说完这话后,啪地,又把车窗关上了,为表示他真的不喜欢吵闹,还将车窗的栓插上了!

随着车里哗地一声轻响,明显是上插销的声音,外面的行人全都愣住了!看这辆马车的样子,也不是官宦人家的马车啊,只是外表精致些罢了,顶多算是有钱人的座驾,可里面的人却太有派头,估计着就算是某位皇子皇孙,也不会这样吧,霸着大街不让行人走,敢这么不讲理的人,怕是不多!

一名身着劲装的大汉,操着外地口音,砰砰砸着车窗,喝道:“岂有此理,堂堂国都,天子脚下,你怎么如此霸道,快快把车赶走!”

龙傲天心里纳闷儿,我不是说知道了吗,他怎么还在叫个不休,难不成是想让我赶车?这个要求太没道理了,我怎么可以做赶车这种下人们才会做的事呢,我不会赶车呀!

大汉见里面没人应声,道:“都说京城里的人霸道,以往不信,今天刚到长安,便碰上了,果然霸道,霸住了道不让!”

不少长安百姓却叫道:“兄弟,这话是怎么说的,我们也是长安人,可却并不霸道呀!”

大汉走上前,抡起砂锅大的拳头,砰地就是一拳,结结实实地打到了马的屁股上,紧接着又是一脚,踹中马腿。马猛然吃痛,自被惊吓,希律律一声痛嘶,撒腿就跑了起来!

可没跑出多远,被踹中的马腿就软了,马一趴下不要紧,车也跟着倒了,连人带车,一起冲到了道边,摔进了路边的水沟之中!

就在这时,龙家的车夫跑回来了,叫道:“咦,车呢……啊,怎么在沟里!”他连忙跑了过去,爬到车上,将车门打开!

就见龙傲天脑袋倒转,屁股朝上,姿势有些象倒立,却又不是倒立,就那么个姿势,窝在车中,不停地呻吟着,连装怪声,都没心情装了!

车夫叫道:“少爷,你没事吧?”赶紧将龙傲天拉了出来。

龙傲天一边呻吟,一边道:“别动,别动我,我脖子扭到了!”

“这车怎么掉进沟里了?”车夫问道。

龙傲天哪有功夫指证别人,双手使劲,将脖子正了过来,再去找那个壮汉,可看热闹的百姓无数,偏那大汉却没了踪影!

百姓们轰轰大笑,都说他活该!

车夫看着狼狈的少爷,小声道:“少爷,你……”

龙傲天痛苦地啊了声,忽道:“活该?什么意思,我没摔死就是活该,如果死了就是死该了?”

车夫无语,百姓们听了他的话,尽皆也是无语,还以为他会大怒,要找人报复,谁能想到他竟问了这么一句毫不相干的,书呆子到了这种地步,当真是没的救了!

太医署的差役忽见石狮子上又被扔上了白布,忍不住道:“今天风也不大啊,怎么将布吹起来了?”上前取下白布,也没看看,随手就撕成几块,笑道:“用来擦靴子,倒也正好合用!”

署内王平安将各种事宜,详细解说了一遍,太医们各展所思,发表了不少意见,王平安一一整理好,带着意见,再次进宫,又去了中书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