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节(1 / 2)

女配的七零纪事 曲沅 2468 字 1个月前

“注意点。”

“知道了,我就是刚才激动了下,出了门就没跑动了。”

先是听到一男一女的对话,随后就只剩下轻缓的脚步声。

留在原地的舒曼和已经走到身边的陈锦州对视一眼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
其实她刚才未尝不也是试一试张建设呢。

就算他刚才的行径或许有因为杜鹃怀孕的原因,可世人皆是如此,想要男子爱女人胜过儿女,不是没有,只是男女之情上,大部分人还处于极为内敛的阶段,但对子女的疼爱就不同了,可以光明正大,肆无忌惮。

杜鹃被张建设扶着走下楼梯的似乎,就看到舒曼朝她微笑。

明明看着挺无辜的,杜鹃依然从里面品出其他意味,忍不住红了脸,嗔了张建设一下,撞了撞胳膊肘,这才高高兴兴地朝舒曼走了过去。

“你怎么来了?真是没良心,也不来看看我。”

说道这个,舒曼就有些心虚,杜鹃随军之前,她答应过的,不过一来懒得走,二来嘛也是不喜欢这边有个孟海东。

她多少有些护短,不能帮陈锦州扳倒对方,那就少见为妙,免得气着自己了。

况且毕竟人家是书中原主,又有一个杨依依之前闹出那么多事情,似乎因为是原女主的光环,这一两年前一直没什么消息。

也许……孟海东也自带光环呢。

而相较而言,陈锦州这个被她怀疑在书中开篇没多久就不行夭折了的人,好像就处于弱势一些。有时候你在乎一个人,就不由自主地开始胡思乱想式的担惊受怕。

舒曼知道自己虽说知道后世的一些事情,但书中内容后半段并不知道具体,甚至因为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扭转,日后如何发展都不能预测。

也就是说,除了因为历史大致发展轨道不会改变,她能预测一些,其他人事物的详细内容,她也是走一步看个两三步。

有关孟家的事情,她对陈锦州再心疼,目前也只能属于干着急的那种。

舒曼不想自己太着急,也就懒得来这边。

这次要不是杜鹃连着白玉英都有了,她心里那点暗藏的内疚蠢蠢欲动了,说不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跑过来看杜鹃。

或许是她有朝一日离开东北?亦或是去上海探亲的时候。

两者似乎重合但隐约还是有些区别,但现这些不算重要。

舒曼上前小心翼翼地挽住杜鹃,有些敬畏地看了一眼她的肚子,虽说在红旗村和镇上没少看过孕妇,但怎么亲近的人里面还算是第一次。

这重视的程度自然也是不一般。

“哪里是我不愿意来,我这不是忙不开身嘛。”说着还轻轻瞪了陈锦州一眼:“他们局里老是有任务,上一次还受伤。”或多或少陈锦州的一些受伤行为在明面上都有了这样,因而关心舒曼的杜鹃也是从张建设口里知道一些。

见状,倒不好多说什么。

两个人携手往楼上去,她住在三楼,好在怀孕日子尚浅,并不算累。

陈锦州被张建设带去食堂了。

他们来的时候,也差不多是饭点了,两个人都各自不想对象饿肚子,也是留出空间让这一对小姐妹好好说话,当然他们也有一些感情要交流一下。

“本来大娘要来的,我正想着自己也要来呢。她要是也来了,我们肯定赶不上时间说悄悄话了。”舒曼朝着杜鹃挤眉弄眼,毕竟感情再好,成了婆媳还是有些变化的,说婆婆把媳妇当亲女儿看待,都是又水分的,只是区别在多少而已。

“你不必安慰我。”杜鹃失笑:“我也不想婆婆辛苦,你来了才好。”她以前不懂这些,可耐不住村里那些婆媳事情太多,从和张建设有了意思后,杜鹃也开始观察其他人的一举一动,慢慢就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,她没听说过婆媳是天敌这句话,却也明白再好的关系依然是远香近臭。这一点在她和白玉英以及舒曼身上也是能看出一些的。

倒不是说她们三个人在红旗村的时候,关系不好。

只是多少能看出一些谁和谁关系最好,这些杜鹃开始并不介意,可难保以后不是,值得庆幸的是白玉英离开地找,让杜鹃对她只有感激。

至于舒曼,许是因为第一眼见到就把她当成呵护的小妹妹,杜鹃倒是更能接受一些,不过比起在村子里住,自打来到部队里,她每每想起舒曼也只剩下那些好的画面。

舒曼和杜鹃相识而笑,很庆幸两个人都挺明白对方的意思。

杜鹃并不想张大娘来,虽说也顾虑李月娥,也有并不想被束缚手脚,哪怕对方可能是好意的,舒曼则是下意识提张大娘圆场。

“对了,玉英也有喜了。”舒曼说了自己要当姑姑的事情:“一下子当阿姨,一下子要当姑姑,等你们孩子出生了,我肯定要大出血了。”

“那你可得好好存着钱。”杜鹃大笑,知道对方这意思是往后真的当成亲戚再走。

她心里自然也是万分感激和高兴。

哪怕她自己不在乎,可有些事情似乎张建设需要,而自己的男人若是能好,她肚子里的孩子自然能得益。

所以大概是当了母亲,想法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变化。

相对于两个姐妹之间愉快的对话,作为未来的连襟,陈锦州和张建设之间的气氛就有些怎么说呢,两个人都不怎么爱说话。

一个是到了外头就不怎么爱开口,一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,怕说多了有攀炎附势的感觉。

一直到了食堂,张建设才提议:“不如去二楼,那里的小炒不错?”他们这边的军区很大,食堂更是又大有多,不然如何满足这么多人的肚子。

张建设把人带过来的是位于家属区的一处,食堂小一些,但是有个二楼,上面专门做小炒的,本来吧按理说应该人不怎么多。

毕竟这个时代大家还都是习惯买了东西回去自己做,就是那些当兵的也多半是在一口,就是偶尔有那些尝嘴了,会到这边的二楼买一些小炒菜,但往往价值也不菲。在二楼的基本上是退役的残疾老兵,不能上战场了,但在另一个地方依然能挥动他们独有的武器。

陈锦州对这样的地方其实还是有些熟悉的,甚至隐约记得以前有几个共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后来也进入这些地方。

虽觉得可悲可叹,但好歹也算是有个出路。

凭着这股熟悉,陈锦州走得很顺当也自如,只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在二楼的食堂看到令人意外的人。

不,或许从眉眼间的神态来看,略微赶到意外的只是张建设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