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2 / 2)

浮生小记 金波滟滟 2291 字 2个月前

只是卢八娘深深理解司马十七郎的心声,他在信中看到卢八娘画的c形图一定非常开心,但是却非常沉住气,根本没有做一点小动作,还嘱咐卢八娘维持现在的局势,静等尚家出现变化。

在淮北王的心中,淮北之地当然是他的,是他的皇祖父遗诏封给他的,他有着无可辩驳的所有权,但是特别注重名声的司马十七郎却不会主动去从汉人手中抢来,因为尚爽虽然老迈,但毕竟是抵抗胡人多年的老将,他必须给尚爽适当的尊重,保全他的体面。

于是形势就这样胶着下来,前方司马十七郎打到雍州边缘与陶耀光会面后便停下了攻势。连续做战几个月,转战近千里,淮北军已经相当疲乏,损失也不小,休整是必须的,另外再继续向西北,情况也要复杂得多,陶耀光虎踞雍州,向北向西羯人和氐族的力量更强大,百姓基础与淮北一带根本没法比,现在最重要的是将新收复的土地好好消化。

司马十七郎在最后打下来的一个郡府,就是与羯人相持的最前线,也是与陶耀光相邻最近的同城加修了军事工事,府城的城墙加高加厚许多,又在附近的一处高地选了驻兵之所,形成相互拱卫之势。

这些工事现在就显出了非常实用的效果,因为羯人已经开始反攻了。

早在春秋战国之时,汉人就有了丰富的守城经验,现在同样是一座城,羯人没能守住,但略加修整,在司马十七郎的手中却挡住了羯人的数番进攻。

守城的同时,淮北王时常与陶耀光、尚喆、尚颉,还有陶家尚家的不少武将在一起商谈讨胡大计,因为他坚定的北伐意志、丰富的学识、皇家子弟的身份还有在军中不饮酒,不近女色,与士卒同甘共苦种种闪光品德为他赢来了无数的景仰。

听说陶耀光在同城住了几天后,顾不上再讨要原属于雍州的同城,就急忙带着手下的将领们离开了,因为他实在担心手下的人与淮北王接触越久,越容易被司马十七郎感招,很多人就会改换门庭了。

卢八娘看到这里笑了,再下面就不那么愉快了。司马十七郎写道他恐怕不能回来过新年了,也不能亲眼守在王妃身边陪着她生孩子了,等同城这边形势稳定后,他也不可能立即因大营,他要一路巡视属地、整编新军,最快也要在春天时才能回来。

卢八娘就要生产了,心里非常盼着司马十七郎回来,可她也明白,新收复的属地还不够平稳,司马十七郎巡视一回是应该的,况且他还要安排各处的驻防,这些都是关系到淮北军生死的大事。

而且司马十七郎虽然没有这样写,但他肯定是非常惦记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的,他在信中说猜测肚子里的这一个是女孩,希望她能长得像她的母妃一样美丽高贵,又嘱咐卢八娘如果是女孩,就由她给孩子起名。

卢八娘也觉得肚子里面的这个应该是女孩,因为她这一次的感觉与怀着旭儿时很不一样,结果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里,她又一次生下一个儿子。

第二个孩子生起来要比第一个快一些,但难以忍受的痛苦却是依旧,卢八娘咬着布巾想:“就是司马十七郎回来又能怎么样?难道他能替自己生孩子吗?”他最多不过是在书房里坐不住,来回踱着步而已!那样有用吗?

可是等她睡了一觉醒来看到躺在她身边的小小襁褓时,想起旭儿刚生下来时,司马十七郎赖在床上不走的样子,心里一酸,自己还是想他回来呀,虽然他回来也不能替自己生孩子。

卢八娘想着想着,就想到了自己生孩子时司马十七郎当时在做什么呢?那时正是半夜,他应该在帐篷里睡着。在天寒地冻的季节,司马十七郎在军中又一向身先士卒,不肯搞特殊化,那么他一定裹着羊皮披风躺在毡子上缩成一团,想到这里她轻轻叹一口气,心里也不气他不回来了。

这时,昨天半夜睡着时被抱走的旭儿拉着桃花的手走了进来,“母妃,桃花姑姑说母妃生了弟弟!”

卢八娘笑了,司马十七郎虽然没能陪着她,可她还有大儿子呢,于是她叫过旭儿让他看,“这就是弟弟,你以后成了哥哥了,要照顾弟弟啊!”

“弟弟,弟弟!”旭儿喜欢极了,用小手轻轻地戳着弟弟。

“弟弟还睡着,旭儿和母妃一起吃早饭吧。”卢八娘担心旭儿不知轻重,拉住他的小手,心里却在感慨,真没有想到,自己竟然能成为两个儿子的母亲!不过,她非常自信一定能做好他们的母亲!

“王妃真有福气,又生了个儿子!”宁姑姑笑着把饭端了进来,“世子一早上醒了一定要见王妃,我们都拦不住,只得放他进来。”又笑着对旭儿说:“世子,母妃刚刚生了小弟弟,一定不要闹母妃噢!”

旭儿果然乖乖坐在卢八娘身旁,由着桃花帮他喂饭,“旭儿最听话的。”

卢八娘带着旭儿用了早餐,然后二儿子也醒了,于是换尿布喂奶,一系列的动作都熟练极了,刚生下来的小儿最好带的,饿了就哭,吃饱了就睡,而卢八娘这个母亲身体又特别健康,奶水也极充裕。

待卢八娘再次整理好了,宁姑姑又上前说:“一大早十夫人、二十四夫人还有朱夫人、朱大姑、柳夫人还有很多夫人就来打听是不是生了,我告诉她们王妃已经睡了让她们先回去,这会儿又都带着礼物过来了,就在外面。”

卢八娘点点头,“把礼物收了吧,只让几个人进来就行,其余的你就想办法推了,再散些喜钱给大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