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节(2 / 2)

皇后总想抛弃朕 延琦 3212 字 2个月前

皇帝亲自发过话, 自然有人替她安排好了,静瑶到后, 直接来到园中一处清净的花厅,便有人去宴间传新科状元, 没过多久,就见李尚林来了。

李尚林依规向她行礼, 姐弟俩简单问候过后, 静瑶命闲杂人等去到远处,便开口道:“眼看着发榜也有几天了, 竟一直没有来得及向你道贺。”

李尚林忙垂头,“娘娘言重了, 您前两日送到家中的银两,我与母亲都已收到,其实娘娘大可不必如此, 我们也有准备的。”

静瑶笑笑,“即是自家人,就不必如此见外的,我在宫里什么忙都帮不到,唯有在此小事上尽尽心罢了……”

说着她语声停了停,转而道:“先前那场风波,没叫你受影响吧?”

李尚林微怔,见姐姐目光真切,不由得心间温热,答说,“姐姐放心,都已经过去了,我没叫你同母亲失望。”

他唤静瑶姐姐,不再用娘娘,使得距离又近了一些,静瑶心中一暖,点头答道:“你是好样的,大事面前能保持心境平稳,不叫外界影响,这实在不容易……不过姐姐也想提醒你几句,这朝中现如今看似平和,其实党羽之争向来都有,你眼看就要入仕,虽然初时官位不见得有多高,但料想必定会有人来拉拢你,希望你到时一定小心谨慎,莫要轻易跌入他人的圈套。”

李尚林心间一顿,此时才觉得,分别的这几年间,姐姐的确变了许多,或许因为入宫后经历了一些事,从前安静柔顺的姐姐,现如今已经很有主意与主见了。

然虽然在科举路上熬出了头,但于仕途来说,他仍是青涩的,他不像别的世家子,有着深厚的家族脉络,他现如今能称得上依靠的,也就只有姐姐了。

现如今双方都已长大,既然彼此要在这朝中相依为命,那不如趁眼下的好机会,好好沟通一番,李尚林便直言问道:“姐姐说的是。只是我才到京城,有许多事一时还不能完全理清,姐姐如果知道,可否告知一二?以免我若是走了弯路,连累了你。”

看来他已经听懂了,静瑶便继续道:“前阵子惠王之事,不知你有没有听说,他表面无心政事,实则狼子野心,明知北辽是劲敌,仍欲与其联姻,可谓藐视家国。还有前阵子的谣言风波,我相信他就是幕后推手,所以你第一个要避着的人便是他。”

关于宇文铭与萧毓芸欲联姻之事,天下已是人尽皆知,寻常市井百姓或许参不透其中利害,但身为胸怀抱负的仕子,不可能不知,所以对于静瑶所说,李尚林亦是非常赞同,点头道:“姐姐放心,我一定注意。”

静瑶笑笑,说,“那就好,”又继续道:“还有,便是卫国公府一系。”

这倒叫李尚林很是意外,“卫国公?”

他有些不懂,卫国公是皇帝近臣,一直以来,并未曾听说他们有什么劣行。

静瑶也知道他会意外,耐着性子同他解释道:“前阵子永宁侯三子被法办,乃是陛下亲自督办,起因是陛下微服出宫时,亲眼目睹了那人的恶行,此事虽暂时未牵连永宁侯本人,但他教子无法,已经在陛下心中埋下祸根,下次一旦再有什么事,陛下必定不会心慈手软。而永宁侯府与卫国公府,可是交往甚密的姻亲。”

她顿了顿,同李尚林坦诚道,“还有一事……乃是关乎我自己,现如今的淑妃正是卫国公府所出,她表面谦和温婉,实际心机颇重,我到陛下身边后,已经几次吃过她的亏,只可惜一时抓不住证据,现如今只能小心避让,她不是良善之辈,既然已经对我出手,料想往后也不会轻易罢休。”

她看向面前的年轻人,道:“前朝后宫紧密相连,现如今你已经入仕,她既能在宫中如此害我,想必她娘家人在宫外未必会放过你,尤其眼下我有身孕,于她来说,着实算一个威胁。所以,我要在宫中小心她,而你在宫外,亦要小心卫国公府的人。”

听了她的这番话,李尚林才知道,原来姐姐在后宫也是惊险,一时心中气愤又担忧,道:“姐姐的话我都记下了,没料到淑妃竟是这种人……”说着,李尚林便又把方才宴间所见告诉了她,“今日安王也在,不知怎么,他对我言语间颇为和善。”

安王便是从前的安康郡王,因为督办救灾事宜有功,从京西南路回来后,他已经被晋封亲王,封号沿用了从前的“安”字,是为安王。

静瑶心中了然,为他解惑说,“二月里安王妃生产时,我奉皇命前去料理,有幸安王府结了缘,安王爷大约还记着呢,所以对你另眼相看了些,不必担心,多一桩人脉是好事。”

原来如此,李尚林便放了心。只是想起姐姐方才的话,还有免不了挂心,他又抬眼看向静瑶,情真意切道:“只可惜现如今我帮不上姐姐的忙,唯有请姐姐一定小心,保护好自己与小皇子。”

静瑶心中一暖,不禁微笑道:“我会的,你也是。十年寒窗,能有今日之成绩实在不易,往后也要多加小心,还有,我在宫中虽然看似风光,却始终不得自由,照顾母亲的重担,还是落在你身上了。”

李尚林闻言立刻一脸郑重,“姐姐放心,我一定将母亲照顾好。”

静瑶点头笑笑,心中甚是欣慰。

既然已经成了李妙淳,这就是她的亲人,虽然并非一起长大,但好在看得出来,李尚林是个懂事,聪慧又孝顺的人,比那些游手好闲的富家子不知强出多少,今后在朝中与他相依为命,倒是可以放心。

说完严肃的话题,静瑶转而问起李家母亲的状况,得知她很好,便也放下心来,气氛轻松了些,她这才注意到,李尚林的身上竟然隐约散着一股酒香。

她不由得惊奇,问道:“方才喝了不少酒吗?”

她倒没想到,李尚林看着年轻,酒量竟然如此好,方才与她谈话时,头脑清醒,面色如常,丝毫看不出饮过酒的模样啊。

李尚林听见姐姐这样问,不由得一怔,“今日陛下在场,宴间并未有人劝酒,我酒量不佳,也只是跟着众人举了下杯而已……”说着说着,他忽然反应过来,忙哭笑不得的解释,“姐姐可是闻到酒味了?那并非是我饮酒,其实是方才宴前有人送了我一壶酒。”

这倒叫静瑶有些意外,问道:“哦?可是在宴间遇见熟人了?”

李尚林摇摇头,“不算是,仅有两面之缘而已……”抬眼见姐姐目光充满好奇,只好大概讲述了一下,“前些日子会考结束,我带母亲去看新宅,中午去盛和居用饭,点菜的时候,不想发生了一件小事,有位客人看中了我点的糖醋鱼,非要叫我让给她。”

听到这里,静瑶不由得眼睛一亮,“那你让了?”

李尚林回想起来,心间还是觉得好笑,脸上甚至自己毫无察觉的泛起笑意,道,“她说她最爱吃鱼,为了那道糖醋鱼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城,还说若是吃不到,恐会睡不着觉……加之母亲也在旁边发了话,我便让了。”

静瑶听后不禁也觉得好笑,点头说,“竟然有人为了吃鱼如此执着!既这样,倘若不叫人家一饱口福,实在是罪过了。”话说到这里,她不禁更是奇怪,“莫非这人近日也来赴宴了?还中了功名?”

李尚林解释道,“她今日的确就在清晖园,却并非今年的进士,而是……而是大理国的公主。”

只见静瑶一愣,惊讶道:“竟是三公主?”

李尚林无奈笑笑,“我也是今日才知,原来那位客人是女子,今日她来颂春园外找我,才告知我她的身份。”

只是说到这里,李尚林不禁有些奇怪,“不知她又如何知道那日的人是我……”

静瑶短暂惊讶过后,细想了一下,觉得这的确是段菁菁的风格,不禁掩唇直笑,又问道:“所以她今日特送了你一壶酒,是为了赔礼?”

李尚林点点头,“正是。”他顿了顿,又问道:“姐姐与这位公主熟悉吗?”

试着想象了一下段菁菁当时的模样,静瑶还是忍不住唇畔笑意,点头说,“段三公主自从来了大梁,时常去我宫中玩,因此我们还算熟悉。”

李尚林哦了一声,心间似乎还有些好奇,知道再打听下去有些不妥,便没再多问。只是想了一下后又道:“我一向不怎么饮酒,听闻那酒乃是大理国王子所酿,留在手中,岂不浪费?不如将它送给姐姐如何?”

静瑶摇头说不妥,“三公主今日带了酒来此,便是特意要送给你的,念在她的一番心意,你怎么好送人?还是好生留着吧。”

李尚林闻言想想,也觉得有道理,只好道是。打消了要将那坛雕梅送人的念头,其实心底里悄悄的想法,也是想好好存着的。

姐弟俩难得今夜得以说了不少话,但毕竟是恩荣宴,作为主角之一的李尚林缺席太久也不好,很快,便有人进来提醒,“李大人,该出去同陛下谢恩了。”

李尚林闻言忙同静瑶道别,重新返回了宴席上。

眼看着恩荣宴已经到了尾声,就意味着她们也该回宫了,静瑶便打算回到方才的地方去,哪知还没动身,又见有人来递信儿,同她说,“贵仪娘娘,陛下有旨,特允您一同乘坐御辇回宫,请您在此稍后。”